主题教育简报(第十四期)
6月27日,我校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十四期读书班。
第十四期读书班现场
学校党委委员、校长黄海宁同志率先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版)》第三专题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述。领学后黄海宁同志结合学校工作谈了自己的体会: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统筹推进“四个伟大”并为之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伟大斗争”,我们的复兴之路是一条充满了风险、面临挑战的拼搏之路。在学校的建设、发展,学院的筹建等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我们要有战胜困难、再接再厉的信心和毅力。“伟大工程”,我们的各项事业都需要中国共产党去引领去推动,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做到坚强有力,中国梦才能够实现。学校也一样,学校的工作要靠党员同志们冲锋在前,带领学校教职工奋勇前进。各位党员同志要时刻牢记历史使命,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校发展建设的责任扛在肩上,自觉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伟大事业”,这个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党员,必须做到“四个自信”。在个人自信的基础上,把自信带到课堂上,灌输给我们的青年学生,使我们的学生自信自强,很好地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这样,我们才无愧于党,无愧于我们的职业,无愧于我们的学生。二是接好时代交给我们的接力棒。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的手上。我们要担负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职责使命,走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要在教育战线上脚踏实地、担当作为,身处平凡工作岗位,在上好每一节课,完成每一项任务,干好每一天工作中,把本职工作做好,不观望、不躺平,不当裁判员,而是当好运动员。在“接力比赛”中,用心用力跑好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一棒,跑出优异成绩,我们就会变得不平凡。三是用实干托起中国梦。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躺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我们要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践行初心使命,就必须有坚定的信念,过硬的本领,真实的才干,负责的担当。在不足中补短板、强弱项,在新挑战中应变局、开新局,在求进步中勇担当、善作为。我们生逢伟大时代,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生逢盛世,职业教育大有作为,我们要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在课堂上讲好红色故事,在民族复兴大道上同心同德,团结一心,倾尽所能,全力以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用实干托起中国梦。
学校党委委员、校长黄海宁同志领学
学校党委委员、校办主任邓以彬同志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第五专题中关于《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论述。结合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学校作为中职学校,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出路在哪里,邓以彬同志谈了几点思考。党的二十大已经给我们擘画了宏伟蓝图,报告中,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新修订《职业教育法》《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法规政策的颁布实施,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任务之艰巨也前所未有。对我们学校来说,既是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是学校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一是学校教育功能定位要由“谋业”转向“人本”,更加注重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培养具有初级职业技能人才转为培养具有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从教授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学校教育重心要由“教育”转向“产教”,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产教融合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主管部门行业监管和全区顶尖技术服务的优势,我们的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只有捆绑在一起,才能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针对学校发展的转向,我们要自立自强。一是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围绕目前申报的优质学校和优质专业,组建一批在全区有影响力的职业教育核心能力建设专家兼职团队,打造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建设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二是持续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依托行业企业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对标“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实施办法,针对性培育“双师型”教师。三是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锚定广西质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在专业建设上深度对接,争取建立广西工商学校的中职与高职(3+2)五年贯通在本校培养。
学校党委委员、校办主任邓以彬同志领学(主席台右一)
第二党支部的黄晓洋同志领学习近平《论党的自我革命》中《必须把反腐倡廉当作政治必修课》一文。作为学工科干事,黄晓洋同志结合岗位工作谈了自己的体会: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对于青少年的道德建设和人格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加强廉洁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鼓励学生树立尊重法律、规则和纪律的理念,以正义和公正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这对于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其次,学校应构建清廉的氛围。在学校的教育下,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理性面对自己的行为和周围环境,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清廉建设。此外,还应该重视教育过程中的品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案例、集体讨论和德育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文化艺术和科技创新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感性认识中理解廉洁、自律的重要性,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加强学校廉洁教育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培养高尚品德和正义精神,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建立起持久的廉政文化和制度,从而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学校应当在积极开展廉洁教育的基础上,将其融入到日常教育中。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将学校建设为一所清洁明朗、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文化殿堂。
第二党支部黄晓洋同志领学(主席台右一)
第三党支部赵蕾同志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版)》中关于《坚持问题导向》的重要论述。结合著作中的原文内容及自身工作实际,赵蕾同志浅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党的二十大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高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精辟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其中之一便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学懂弄通悟透“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就要深刻理解“坚持问题导向”的内在意蕴和时代价值,深切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问题导向、问题意识,扎实推进实际工作。第一、“坚持问题导向”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基因的体现。一是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求索精神。二是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务实精神。三是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维。第二、“坚持问题导向”要做好个人工作。结合内在意蕴的理解,作为党员教师,一是要有探索精神,对所处教育形势,所面对的学生状况等进行探索、追问。二是要把立德树人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踏实工作,明确责任,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严谨治学的态度,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培养好每一位学生。三是不畏困难,直面挑战,勇于自我突破。以本人为例,应摒弃个人固有的思维水平,跳出个人自定义的舒适圈,多以实际形势要求激励自己,主动融入教育教学科研,认真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生涯规划方向,在有限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创出成绩,不愧于这份选择。
第三党支部赵蕾同志领学(主席台右一)
第四党支部林小兰同志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版)》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重要论述。领学后,林小兰同志谈到: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落后到进步的发展过程,就是不同形态的人类文明演进发展的过程。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植根于丰富多样、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在追求现代化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自信自立自强、致力于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鲜明体现。从建党百年之际首次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到《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再到党的二十大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我们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认识和理解步步深入。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当代中国,不仅是今日之中国、中国之中国,也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第四党支部林小兰同志领学(主席台右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