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团建设>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主题教育简报(第十二期)

作者:周筱芹 校对:张霏菲 初审:邓以彬 二审:李 洁终审:何 器 发布时间:2023-06-30 浏览次数: 【字体:

6月15日,我校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十二期读书班。

第十二期读书班现场

第十二期读书班由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文华同志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版)》中关于《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重要论述。领学完毕后,文华同志谈了自己的体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在学校,谁是人民?我们全体师生都是人民,我们每位党员同志都有多重身份,既是人民,也是党员。我们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始终把广大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比如总务科,广大师生关切的吃饭问题、办公环境问题、住宿条件问题;招就办,学生对升学和就业的问题,想读一个好的高职,想找一份好的工作;学工科,困难学生如何解决学习和生活费用问题;房改办,购房户对房屋维修、解决购房资金困难、想尽快办理不动产证等问题;专业课老师,家长和学生对于优质教育向往的问题等等,都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每位党员同志要心中有人民,时刻为人民着想,时刻发扬斗争精神,克服各种困难,为人民排忧解难。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三个务必”,沿着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埋头苦干,共同奋斗,团结奋斗,艰苦奋斗,接续奋斗,勇毅前行,共同创造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文华同志领学

学校党办主任、第一党支部谭桂芹同志领学习近平《论党的自我革命》中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文。她从小品的角度切入来谈体会。“把大象放进冰箱需要几个步骤?”调查研究工作不妨用“小品思维”来思索一番,经过去繁求简,会发现,调查研究,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选好调研课题”犹如“打开冰箱门”。在确定课题时,要正确运用调研方法,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生小事、关注度高的项目。在本次主题教育中,学校梳理细化出了六个调查研究选题,符合我校教育教学职能,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扎实实推进、实实在在做好的话,是能成为推进我校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深入工作一线”犹如“把大象放进去”。在调研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扎实地“走下去”,深入一线才能掌握实际情况。每个能贴近教职工的场所都可以成为展开调研的突破口,主动向教职工询问工作思路和改革措施等。同时,采取多种切合的调研方法,要注重在调研方法中运用好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先深入调查,再细致研究,两个过程缺一不可。“做好总结报告”犹如“关闭冰箱门”。调查研究也是一种总结经验的有效途径,而一份高质量、有具体建议的调研报告,则是我们主题教育的成果,也是后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参考。调查研究的文章风格务必“实实在在”,避免“虚张声势”;数据事例务必“真实可信”,避免“弄虚作假”;陈述问题务必“实话实说”,避免“空言虚语”;对策建议务必“紧贴实际”,避免“故弄玄虚”。

图片3第一党支部谭桂芹同志领学(主席台右一)

第一党支部谭桂芹同志领学(主席台右一)

第二党支部姚力同志领学习近平《论党的自我革命》的中的《勇于自我革命,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一文。领学完毕后,姚力同志谈到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在新时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继续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守与传承党的初心使命,不断检视自我,查找问题,认真整改,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永不停步、脚踏实地向着目标奋进,做好教育改革的引路人。勇于自我完善,塑造坚毅品格。自我完善,就是能够发现自身问题和差距、正视自身短板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不断提升自己。通过自我完善,不断磨练自己、丰富自己、强大自己,以坚毅品格教育、影响和带动学生。勇于自我提高,增强工作本领。自我提高,就是注重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素质能力,努力适应新发展新变化。通过自我提高,全面增强工作本领,不断提升适应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中砥砺初心使命,培养时代新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务实精神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改革的重要保障。站在两个百年目标历史性交汇之处,作为党员教师,我们要秉持实干兴邦的务实精神,坚定教育理想,以强烈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实干精神立足于本职岗位履好职、尽好责,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贡献教育力量。

图片4第二党支部姚力同志领学(主席台右一)

第二党支部姚力同志领学(主席台右一)

第三党支部赵蕾同志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版)》中的关于《增强忧患意识 防范化解风险》重要论述。赵蕾同志对领学内容提及的“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进行了知识链接,补充了领学内容的背景知识,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谈了心得。第一,正视问题,允许问题存在。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甚至可以说教育是一项伟大的斗争。学生的塑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总会面临各种问题存在,并且伴随着社会变化,使得问题千变万化。为此,班主任需要正视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情况,梳理出问题的相似点,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第二,常怀“忧患意识”,时刻绷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这根弦。我们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是学生的第二任父母,而班主任更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和责任人。每一位新教师在开启职业生涯之初,都需要承担班主任管理工作,而首要解决的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第三,提高教育智慧,抓好教育时机,积极实现“以危为机”,“转危为安”。一要多学习,多尝试;二要多做自我总结;三要多做纵向比较。

第三党支部赵蕾同志领学(主席台右一)

第四党支部刘国森同志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版)》中的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革命》重要论述。作为法律课程的任课教师,刘国森同志结合教学岗位谈了自己的体会。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第一,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指导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二,全面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战略高度,来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三、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全面依法治国重在“全面”二字,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通过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逐步实现国家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第四,全面依法治国既是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必须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

第四党支部刘国森同志领学(主席台右一)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